美股近年來創新高,吸引了大量投資者入場。互聯網證券商用各種開戶優惠吸引新客,爭奪市場。有些券商以低買賣成本衝出重圍,甚至推出美股 $0佣金交易服務。$0佣證券商究竟靠什麼賺錢?美股交易真的那麼吸引?今日就和大家一起探討這個話題。
$0佣金券商的兩個主要收入來源
收入來源一 | 收入來源二(只是網上一些投資者的推測,並沒有具體證據) |
獲得「訂單流回佣」 | ?賺取買賣差價 |
投資者在券商的訂單,會透過「造市商」(Market Maker)*完成交易。同時,「造市商」會給予券商一定的回佣。即大家的訂單也只是「一個商品」,被券商打包賣出,賺取佣金。 | 執行訂單時,可能不是選擇「最佳交易價格」,而是通過低買高賣賺取「差價」(Spread)。即大家有機會「買就買貴啲」、「賣就賣平啲」。 |
$0佣金券商的兩個主要收入來源:
收入來源一:獲得「訂單流回佣」。
投資者在券商的訂單,會透過「造市商」(Market Maker)*完成交易。同時,「造市商」會給予券商一定的回佣。即大家的訂單也只是「一個商品」,被券商打包賣出,賺取佣金。
跟據彭博商業情報,2021年證券行業的股票交易返佣规模可能達到創紀錄的 20億美元,期權交易返佣支付達到 40億美元。其中,訂單流回佣是美股 $0佣證券商的主要收入來源,也是他們維持 $0佣金的方法。
*什麼是「造市商」(Market Maker)?
造市商(Market Maker)也稱為造市者、做市商,是一種經紀類的自營商,通常是一些有實力的機構或大型銀行。
「造市」就是「創造市場」,即可以隨時買入、賣出證券,例如股票,目的是創造營利、幫市場上創造流動性。所以,造市商對於市場流通非常重要。
如果投資者接受了造市商的賣方報價,希望買入某隻股票,造市商就會把手上的股票賣出。然後買回數量一樣的股票來補充自己的庫存。這些交易可能在數秒內就完成,從而提高這些股票的市場流通速度。
簡單而言,造市商就是有大額成交量的交易商,他們可以隨時買入或賣出股票等證券,為證券創造市場(「做市」)。造市商從買賣差價中獲利,並增加市場流動性,所以有存在的必要性。
收入來源二:賺取買賣差價(值得注意的是,這種收入來源只是網上一些投資者的推測,並沒有具體證據)
執行訂單時,可能不是選擇「最佳交易價格」,而是通過低買高賣賺取「差價」(Spread)。即大家有機會「買就買貴啲」、「賣就賣平啲」。
備受爭議的 $0佣金美股
「訂單流回佣」是處理大多數散戶投資者的股票和期權訂單的重要方式。$0佣金美股表面上很吸引,但是,$0佣金背後的「訂單流回佣」卻可能令投資者蒙受交易損失,例如買入價格較高等等。所以,訂單流一直受到市場爭議。
事實上,「訂單流」已經被多個地區禁止,例如英國、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家。早前,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加里·根斯勒(Gary Gensler),也提出可能禁止有關類似Robinhood等券商的訂單流回佣模式。
所以,一些資本實力較強的經紀商,例如富達經紀服務(Fidelity Brokerage Services)和盈透證券集團(IBKR)大多都不參與訂單流交易。
另外,SEC有強制披露客戶訂單資訊的要求。簡單來講,每個受監管的額證券商都需要按季度報告,公開有關客戶訂單處理的資訊,包括銷售佣金。例如,證券商Robinhood雖然是首批 $0佣金美股的券商,但是,2021年Q3所披露的資料顯示,Robinhood的訂單流回佣最高達USD1.02分/股。彭博商業情報列出的SEC報告顯示,Robinhood收到的「訂單流回佣」在2021年2月猛增至1.6億美元。

$0佣金券商的經營危機
金融市場研究及戰略諮詢公司 Tabb集團的創始人塔布(Larry Tabb)指出,如果美國政府禁止「訂單流回佣」,將會影響Robinhood、嘉信理財(Schwab)等美股 $0佣證券商,因為他們的收入過度依賴訂單流收入。
根據訂單流回佣報告,在 2021年上半年,Robinhood 從股票訂單流回佣中賺取了 1.85 億美元,期權訂單流賺取了6 億美元。嘉信理財上半年的經紀業務總額是股票3.6億美元、期權9.98億美元。
總而言之,依靠訂單流方式及食差價收入的證券商有機會面對經營的風險,因為他們最大部分的收入來源可能會被禁止。
$0佣金一定是壞事?投資者應該如何取捨?
雖然 $0佣券商會通過「訂單流回佣」,變相賺取「佣金」。但是,$0佣券商的出現也不是絕對的壞事,因為,他們可以令散戶投資者有更多選擇,更容易參與股票和其他證券買賣,繼而增加市場流通性。
那麼,投資者應該如何取捨呢?選擇美股 $0佣券商,還是收佣的券商呢?
理論上,美股收佣券商是更好的選擇,因為他們的收費更加公開透明。另外,證券公司不需要太擔心收入和經營問題,所以更傾向為投資者提供「最佳交易價格」,降低投資者的買入價、提高賣出價,減少佣金以外的「投資成本」。
所以在選擇的時候,投資者在看到表面的 $0佣金之餘,也要查看這些證券商提交給SEC的報告,尤其是銷售佣金。這些報告都是公開在網上的,大家可以自行查看。只需要在網上搜索,「XXX(證券商英文名稱)Held NMS Stocks and Options Order Routing Public Report」,就可以見到他們提交給SEC的報告,包括銷售佣金,例如「Charles Schwab – Held NMS Stocks and Options Order Routing Public Report」。
如果一間美股 $0佣券商的訂單流回佣,低於其他收佣券商公開的交易佣金,那麼,就可以考慮使用這個美股 $0佣券商。否則,投資這應該優先考慮收費更公開透明的美股收佣券商。
注:不同股票的訂單流回佣是不同的,查看時需要多加留意。通常情況下,S&P 500 股票的成交量較大,所以訂單流回佣較高。非 S&P 500股票訂單的訂單流回佣較少,因為這些訂單匹配難度較高。